若得沉滑而少濡和,此为沉多胃少,是肾病脉也。阴血大下,而曰崩者,言其不能止静,如山坏之势也。
倘如更二气不差,此疟邪不衰,与病者气血痰饮,结为症瘕,名曰疟母也,当急治之,宜用□甲煎丸攻之可也。多用生姜,因其欲吐;更佐知母、甘草者,以其剂过辛热,监制之也。
盖发其汗,汗大出者,但风气去,湿气在,是故不愈也。 上条以浮沉见微紧,此条以寸尺见微紧,皆阴盛阳亡之诊,故曰:知阴常在,绝不见阳也。
肾司阖辟,阖辟废,故二便皆无禁约也。卫气行疾,荣气行迟,荣卫不相辅而行,故曰失度。
声滞者,挟外感之因,唾浊则内伤之故,但坐不得卧,而肺痈之证将成矣。 其脉濡者,卫气衰也,卫衰则表不固,故不止于恶寒,而且汗出如流珠也。
设面色缘缘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,当解之「以汗」〔熏之〕。病同冷饮,而有在外在内之别,方同辛温,而有主温主散之异也。